跳至主要內容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EQ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Emotion 了解情緒
    • Self-awareness 自我認知
    • Teamwork 團隊合作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EQ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Emotion 了解情緒
    • Self-awareness 自我認知
    • Teamwork 團隊合作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
【大腦也需要防毒軟體】資訊太多怎麼辦?專家教你裝個「心智篩網」!

  • 2025-04-08
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的壓力,不是來自事情做不完,而是訊息停不下來? 一邊上班,一邊LINE跳個不停;吃飯滑新聞、洗澡前追社群;連睡前都還在想:「我是不是漏了什麼重要消息?」 這不是你太焦慮,而是你——太正常了。 在這個「訊息炸裂」的年代,我們都需要一份資訊減壓處方籤,幫自己的大腦「排毒+整理+升級防火牆」。

心理師開藥了:不是斷網,是學會 資訊「收納術」

這波由專家提出的資訊減壓運動,不是要你扔掉手機,也不是去深山當數位苦行僧,而是學會更聰明地管理你的注意力。
來看看這些最新研究X生活妙招X心理師建議,怎麼幫你把腦袋從「訊息地獄」拉回來。

手機定時「打烊」: 讓3C產品也下班!

你不是睡不好,是你的手機不肯閉嘴。
參考日本流行的做法,把手機「睡在玄關」,晚上10點後全數靜音,房間瞬間變成無訊息干擾的避難所。
根據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》的研究指出,臨睡前滑手機超過30分鐘,會讓入睡時間延後達45分鐘,還會干擾腦波恢復。
心理師提醒:「手機睡覺,你也才睡得著。」

練習「單挑任務」: 多工不等於高效

你以為邊吃飯邊看新聞是善用時間?其實是在同時削弱消化跟記憶力。
根據《Harvard Business Review》的報導,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專注力使用者,效率比多工者高出40%,且壓力感大幅下降。
📌 推薦做法:
• 吃飯就放下手機,好好感受味道
• 開會就關掉所有Email與LINE提醒
• 散步時不聽Podcast,聽風也不錯

打造訊息防火牆:不是世界太吵,是 你沒設邊界

資訊焦慮很多時候是自己「主動開門迎賊」。
學會清理你的數位社交衣櫃:
• 取消追蹤讓你焦慮、比較心爆棚的帳號
• 把新聞APP都收進「週末限定」資料夾
• 禁止自己早上睜眼就刷社群:先清醒,再吸收
英國《Crown Publishing》出版的暢銷書《被偷走的注意力》(Stolen Focus,作者:Johann Hari)中也提到這個觀念:「不是我們失去注意力,而是注意力被偷了。」
而最好的防盜措施,就是自己「不給機會」。

開啟「靈魂充電模式」:發呆, 也是高級的自我照顧

什麼都不做,不代表什麼都沒在發生。
美國《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Well-Being》指出,每天只要15分鐘的無目的行為(如散步、望天、寫字),就能顯著降低焦慮與大腦疲勞指數。
🌤️ 推薦靈魂充電法:
• 每天散步15分鐘,不帶手機,只帶自己
• 寫一篇「焦慮筆記」,把腦中雜訊寫下來,關掉它
• 盯著天空看雲飄,看起來廢,實際上很進化
心理師提醒:「無所事事,不是偷懶,是一種能力。」

結語:現代人不缺資訊,缺的是 篩選的勇氣

我們幫AI裝上垃圾訊息過濾器,卻忘了幫自己裝個「心智篩網」。
最可怕的不是資訊太多,而是我們一直吸收,卻從不消化,最後讓心智成了數位世界的垃圾場。
所以,從今天開始,別再逼大腦全盤接收。你有選擇權,也有拒絕權。
記住:選擇忽略,是這個時代最高段的專注力。

分享貼文

相關貼文

吉祥物家族

在每個人的心裡,都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小情緒精靈,他們有時吵吵鬧鬧,有時溫柔安靜,但他們都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~
讓我們一起認識EQ情緒吉祥物家族,一起學會表達、理解,也照顧自己的情緒吧!

閱讀更多 »

為什麼我們的大腦這麼容易「被騙」?

你看過靜止圖片卻覺得在動?記得的事情後來發現根本沒發生?其實這不是你錯,而是大腦的運作方式!

閱讀更多 »

【被通知綁架的大腦】你不是懶,是大腦過勞在警告你!

你有過這種經驗嗎?手機震動了,但一看根本沒通知;你想專心工作,卻三分鐘就跳到IG,再跳回LINE,又不自覺打開YouTube…。別急著怪自己沒自制力,也許你只是被這個時代的「大腦過勞症」纏上了。

閱讀更多 »

我們的世界,是真的嗎?還是大腦的幻想?

—哲學 × 意識 × 情緒的思辨之旅
你曾做過超真實的夢,醒來後還覺得身在其中嗎?
你是否在看完《駭客任務》後,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?
你是否有過「明明什麼都沒發生,卻突然難過」的情緒經驗?
這些看似不同的經驗,其實都指向同一個核心問題:
我們的大腦如何建構「現實」與「情緒」?

閱讀更多 »

AI會讀腦?還能訓練腦?

從腦波開發到大腦重塑,AI正在改變我們對「大腦潛能」的想像!
你以為腦波只是醫院裡的醫療儀器在測睡眠?
其實,腦波不只可被觀察,還能透過AI被讀懂、預測,甚至強化!
從幫助自閉兒訓練專注力,到幫植物人與世界溝通,再到提升青少年學習力——AI × 腦波科技的進展,正翻轉我們對「大腦發展」的理解。

閱讀更多 »

EQ情緒教育漫畫-嚇2跳篇

「微波爐在冒煙耶?!怎麼辦怎麼辦?!」
小誠一個人在家熱便當時,廚房突然飄出焦味,插座還發出滋滋聲!
他當場嚇傻,腦袋一片空白,連手機放哪都忘了……
就在這時,一個發抖的小吉祥物跳出來——
🌀 時間暫停「我也被嚇2跳啦!」嚇2跳登場!
👉 小誠能戰勝恐懼,安全脫困嗎?

閱讀更多 »
上一頁上一篇我們的世界,是真的嗎?還是大腦的幻想?
下一篇【被通知綁架的大腦】你不是懶,是大腦過勞在警告你!下一篇

EQ募課計劃

加入EQ學苑,開始用科學的方法了解你的情緒,學習如何更自信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!

了解更多

Copyright 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