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EQ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Emotion 了解情緒
    • Self-awareness 自我認知
    • Teamwork 團隊合作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  • 關於我們
    • 認識我們
    • 課程製作團隊
    • 我們的願景
    • EQ教育現況
  • 學苑課單
    • BODY認識身體
    • Emotion 了解情緒
    • Self-awareness 自我認知
    • Teamwork 團隊合作
  • 會員服務
  • 教育專欄
  • 支持我們

3C育兒危機:別讓科技綁架了孩子的五感發展! 

  • 2025-02-19
現代社會,3C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當科技滲入育兒領域,卻可能對孩子的發展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。過度沉迷於3C世界,可能導致孩子五感發展遲緩,進而影響學習、情緒管理和社交能力。

科技時代的育兒挑戰

現代社會,3C產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當科技滲入育兒領域,卻可能對孩子的發展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。過度沉迷於3C世界,可能導致孩子五感發展遲緩,進而影響學習、情緒管理和社交能力。 

觸覺、聽覺大危機!3C產品如何悄悄偷走孩子的感知力? 

0-6歲是孩子五感發展最重要的時期,他們需要透過「真實世界」的體驗來幫助大腦建立感覺統合。然而,過早或過度接觸3C產品,可能會干擾這些關鍵發展期,減少孩子對環境的感知能力。 

  • 觸覺遲鈍: 觸覺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。透過觸摸不同材質、形狀的物體,孩子可以學習認識環境、發展認知能力。然而,長期使用3C產品,孩子接觸真實世界的機會減少,可能導致觸覺遲鈍,不願意用手探索,對外界事物缺乏好奇心,進而影響認知發展。 
  • 聽覺敏感度下降: 3C產品的音量通常較大,孩子習慣了高分貝的聲音刺激,可能導致聽覺敏感度下降,對細微的聲音反應遲鈍。這不僅影響孩子對環境聲音的感知,還可能影響他們的情緒感知與調節能力,導致未來較難適應社交環境。 

情緒管理失控?3C產品可能是隱形元兇!

除了影響五感發展,3C產品還可能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造成負面影響。過度使用3C產品,容易讓孩子出現以下問題: 

  • 焦慮、易怒: 3C產品內容及聲光刺激強烈,容易讓孩子情緒興奮,但長時間使用後,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,容易焦慮、易怒。 
  • 注意力不集中: 3C產品內容變化快速,孩子習慣了快速的刺激,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,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事物,影響學習效率。 
  • 人際關係疏離: 過度沉迷於3C世界,孩子與人互動的時間減少,可能導致人際關係疏離,缺乏社交技巧,影響未來的人際發展。

搶救五感大作戰!家長們的3C使用指南

面對3C育兒危機,家長們應及早採取行動,計畫使用3C產品,並結合生活互動,引導孩子探索真實世界。 

  1. 限制3C使用時間: 規定孩子每日使用3C產品的時間,並鼓勵他們參與其他活動,如戶外運動、繪畫、閱讀、玩玩具等。 
  2. 創造五感體驗機會:  
    1. 觸覺體驗: 讓孩子盡情觸摸不同材質的物品,如沙子、水、泥土、樹葉等,感受不同的觸感。 
    2. 聽覺體驗: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聆聽鳥叫、蟲鳴、流水聲,或一起唱歌、聽音樂,培養聽覺敏銳度。 
    3. 視覺體驗: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、美術館、動物園,欣賞美麗的風景,豐富視覺體驗。 
    4. 嗅覺體驗: 讓孩子聞聞花香、草香、泥土的味道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。 
    5. 味覺體驗: 讓孩子品嚐不同食物的味道,學習分辨酸、甜、苦、辣等味道。 
  3. 親子共讀與遊戲: 與孩子一同閱讀繪本、玩桌遊,增加互動交流,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表達能力。 
  4. 以身作則: 家長應減少自己使用3C產品的時間,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。 
  5. 選擇優質內容: 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們年齡的3C內容,避免過度刺激的遊戲或影片。 
  6. 陪伴孩子一同使用: 不要讓孩子獨自使用3C產品,家長應陪伴他們一同觀看、遊戲,並與他們討論內容。 
  7. 鼓勵戶外活動: 鼓勵孩子多到戶外活動,接觸大自然,探索真實世界。 
  8. 培養其他興趣: 鼓勵孩子發展其他興趣,如繪畫、音樂、運動等,轉移他們對3C產品的注意力。 

3C產品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但我們不能讓科技綁架了孩子的五感發展。家長們應謹慎使用3C產品,並積極創造豐富的五感體驗,讓孩子在真實世界中健康快樂地成長! 

溫馨提醒: 

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,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,制定適合他們的3C使用計畫。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五感發展遲緩或情緒管理問題,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。 

 

分享貼文

相關貼文

吉祥物家族

在每個人的心裡,都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小情緒精靈,他們有時吵吵鬧鬧,有時溫柔安靜,但他們都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朋友~
讓我們一起認識EQ情緒吉祥物家族,一起學會表達、理解,也照顧自己的情緒吧!

閱讀更多 »

為什麼我們的大腦這麼容易「被騙」?

你看過靜止圖片卻覺得在動?記得的事情後來發現根本沒發生?其實這不是你錯,而是大腦的運作方式!

閱讀更多 »

【被通知綁架的大腦】你不是懶,是大腦過勞在警告你!

你有過這種經驗嗎?手機震動了,但一看根本沒通知;你想專心工作,卻三分鐘就跳到IG,再跳回LINE,又不自覺打開YouTube…。別急著怪自己沒自制力,也許你只是被這個時代的「大腦過勞症」纏上了。

閱讀更多 »

【大腦也需要防毒軟體】資訊太多怎麼辦?專家教你裝個「心智篩網」!

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的壓力,不是來自事情做不完,而是訊息停不下來?
一邊上班,一邊LINE跳個不停;吃飯滑新聞、洗澡前追社群;連睡前都還在想:「我是不是漏了什麼重要消息?」
這不是你太焦慮,而是你——太正常了。
在這個「訊息炸裂」的年代,我們都需要一份資訊減壓處方籤,幫自己的大腦「排毒+整理+升級防火牆」。

閱讀更多 »

我們的世界,是真的嗎?還是大腦的幻想?

—哲學 × 意識 × 情緒的思辨之旅
你曾做過超真實的夢,醒來後還覺得身在其中嗎?
你是否在看完《駭客任務》後,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?
你是否有過「明明什麼都沒發生,卻突然難過」的情緒經驗?
這些看似不同的經驗,其實都指向同一個核心問題:
我們的大腦如何建構「現實」與「情緒」?

閱讀更多 »

AI會讀腦?還能訓練腦?

從腦波開發到大腦重塑,AI正在改變我們對「大腦潛能」的想像!
你以為腦波只是醫院裡的醫療儀器在測睡眠?
其實,腦波不只可被觀察,還能透過AI被讀懂、預測,甚至強化!
從幫助自閉兒訓練專注力,到幫植物人與世界溝通,再到提升青少年學習力——AI × 腦波科技的進展,正翻轉我們對「大腦發展」的理解。

閱讀更多 »
上一頁上一篇【閱讀煩惱OUT!】讓左右腦「手牽手」的10大魔法運動
下一篇寶貝聽力從小顧!兩大關鍵打造聽覺黃金力!下一篇

EQ募課計劃

加入EQ學苑,開始用科學的方法了解你的情緒,學習如何更自信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!

了解更多

Copyright 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